小郭是个90后,虽然长得人高马大,但30多岁一直找不到女友,母亲急得焦头烂额,邻居们也是指指点点,小郭本人也是想早点找个对象结婚,但苦于一直没合适的!
有些巧手女子,很喜欢自己制作冰淇淋,在炎热的夏季里,自己动手制作冰淇淋,省时省钱,干净卫生,值得点赞。
执笔为剑,写天写地写华年;落棋为子,点兵点将点江山。
01
最近,冲上热搜的“孩子吃同学生日蛋糕,宝妈发飙催吐”事件,令全网无数人深感窒息。
起因是班级里的小朋友琳琳过生日,琳琳妈妈特意为孩子准备了美味的奶油蛋糕,出于好心让琳琳把蛋糕分享给同学们一起吃,快乐加倍。
正常家长得知自家孩子吃了同学分享的蛋糕,会觉得这是再为正常不过的事情,几乎不可能考虑到蛋糕的安全问题,更不会担心自家孩子吃了以后身体会有什么差池。
毕竟所有的孩子都要吃,提供蛋糕的家长不可能选用不健康的蛋糕。
退一万步而言,店里卖的奶油蛋糕能有什么安全问题?倘若是家长自己在家亲手做的蛋糕,干净又卫生,那就更无需担忧安全问题了。
然而其中一位宝妈的反应却十分过激,认为蛋糕不健康,直接在班级群开启发飙模式称:“我儿子被投毒了”。
据曝光的聊天截图显示:
有家长在群里感谢琳琳妈妈为孩子们提供的美味蛋糕,其他家长尚且没来得及发言,我们的“发飙宝妈”直接自顾自开启了长篇大论的侃侃而谈。
“别人感谢就感谢,我已经批评孩子了…我希望我的孩子在学校不要吃到任何人的东西,我们从来不吃奶油,即便过生日偶尔吃的也是动物奶油。”
“我不高兴,因为吃的奶油蛋糕进到了我儿子嘴里,别人吃啥我也没有那么欠去科普。我没看到奶油蛋糕的时候很开心,看到以后上火一万倍。”
字字句句透露着她对儿子饮食的独特讲究之道,即便偶尔吃奶油也只吃动物奶油蛋糕,几乎不碰任何反式脂肪的食物。
为践行这一饮食标准,她可谓是做出了极大的“牺牲”。
因为怕托班的油不干净,宁远忍受着远距离送饭,也绝不送儿子上托班,因为怕同事送的六个核桃不健康,转手便偷偷送给别人,生怕自己孩子饮用。
如果没钱去购买真正健康的食物,那么她就自己种,宁可饿死也绝不吃“垃圾食品”,这次得知儿子吃了同学分享的奶油蛋糕,她气得手都在发抖。
“吃一次死不了,但就是心里烦躁。”
为解决这种烦躁,她是怎么做的呢?
先是对儿子实施催吐,结果没能吐出来,觉得自己儿子仿佛被“投毒”了,又严厉逼着儿子喝了30毫升的橄榄油、10毫升的椰子油、10毫升的亚麻籽油,希望能将毒逼出孩子体内。
遭受此种折磨的儿子哭得像个泪人,哭着向她保证,“妈妈我真的不敢再吃了,以后谁给我东西我都不吃了”。
外人看了只觉得可怜,然而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宝妈,却仿佛在以此而洋洋自得,以为经此教训以后,自家儿子大概率再也不敢乱吃别人给的食物了。
荒诞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姿态,看得人内心五味杂陈。
02
离谱的不单单是这位“发飙宝妈”的饮食理念,她的情商也颇为感人。
开启发飙模式的她,字字句句都在透露着对琳琳妈妈给孩子们分享蛋糕的埋怨和责怪,而脾气极好的琳琳妈妈,以极高的涵养耐着性子,多次对她离谱的说辞表示认同。
“做为妈妈,为你点赞。”
以极低的姿态想要将此事尽快翻篇,可谓是给足了发飙宝妈面子和台阶。
但发飙宝妈仍然不止不止地自说自话,甚至变着法讽刺琳琳妈妈此举是带有强烈目的性的,是为了讨好老师,让自家孩子在班级里吃得开。
“我儿子评不了优,因为他妈妈不会舔,精准舔,别人的小恩小惠在我眼里都是以投毒来换名声。学校不允许孩子带零食,却允许家长给全班带?这从一开始就是错的!”
这话,可谓是相当难听了。
明明人家只是想给孩子一个开开心心的生日,只是出于好心为班级同学分享了普通人眼里再正常不过的奶油蛋糕,也没几个钱,怎么就成了讨好老师的献媚手段了呢?
难道在乌鸦的世界里,洁白真的也是一种罪过?
有人好奇,这位宝妈公然在班级群里发飙,不怕自己的儿子在班里被针对甚至被孤立吗?
这里不得不感慨这位发飙宝妈的思维缜密性,即便开启了发飙模式,也没彻底丧失理智,为防止儿子在班里不受待见,还特意进行了一番不能被称之为反思的“自我反思”。
“我没有错,但是还是希望你们不要教孩子针对我儿子,希望你们都能快乐,说完这些话我没觉得后悔,只觉得后怕,以后我不说话了,我要学会控制自己。”
这现实吗?
并不现实,没有人希望惹祸上身。
经此事件,大概率班里所有孩子的家长都要特意叮嘱自家孩子,不要把食物分给发飙宝妈的孩子,甚至不要和她的孩子接触,避免惹上不必要的麻烦。
归根结底,最可怜的还是孩子。
03
整个事件给人的最大感受就是窒息,那种被控制至没有丝毫自由的窒息感,单单是想一想便令人觉得头皮发麻。
连最为基本的饮食自由都没有,仅仅吃了同学分享的奶油蛋糕,便被妈妈逼着催吐灌油,这样的孩子又何谈人格自由?何谈健康成长?
孩子原本健全正常的性格以及向往自由生长的童心,大多都是被病态的控制欲所扼杀的。
没有人会认同这位发飙宝妈的教育理念,但也没有人会觉得她不爱自己的儿子,相反,她非常爱自己的儿子,将全部心思倾注在儿子身上,连最为基本的饮食都煞费苦心。
然而最可怕的便是,以爱之名进行的伤害和控制。
她可以追求健康饮食,可以用远超越常人的饮食标准来对她自己,那是她的自由,无人有权干涉,但她不知道的是,孩子是具有独立生命的个体,不是她的附属物品。
该被批评的从来都不是吃了奶油蛋糕的孩子,而是拥有着病态控制欲,想方设法试图将孩子打造成提线木偶的家长。
被父母控制是一种怎样的体验?
一位匿名者的回答发人深省:
“从幼儿园到结婚生子,从未逃脱过妈妈对自己的控制,小到穿什么款式的衣服,吃什么食物,大到上什么学校,找什么工作,和谁结婚,什么时候生孩子,都是妈妈说的算。
因为她的一句,我都是为了你好,我就像是自己人生的傀儡,像个妈妈手中的提线木偶。
我什么时候才能活得像个人呢?”
被父母控制的孩子,看似被无限的爱意所包裹,实则这种没有边界感的爱早已让身处其中的孩子深感窒息,痛苦不堪。
有句话说得好:父母之于孩子,应如灯盏,而非拐杖。
为人父母,要尊重孩子生而为人的自由和权利,学会放手,让孩子独自学着面对生活的真相,让孩子活得像个真正独立的人。
—END—炒股融资渠道
发布于:天津市